“孩子由小学升入初中,感觉像变了一个人!”“越管教越暴躁”“本以为赢在起跑线,不料却输在了青春期!”不少家长或许都会发现自己那个曾经“听话”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像进入了分水岭,完全变了模样。不少家长担心好孩子会由此变成“坏孩子”这让本身就常常处在职场焦虑的家长,情绪变得更焦灼!别急!2月26日,由深圳市教育局主办的“家庭教育大讲坛”第十三期讲座,给您一个打开孩子青春期的密钥!本期邀请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王占郡老师,给大家带来题为“青春期—没有叛逆就没有成长”的讲座,这也是本年度“家庭教育大讲坛”的第一场直播活动,直播当晚累计收看人次约为340万人次。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回顾本期精彩内容吧!
适度的青春“叛逆” 也是成长需要
王老师在讲座一开始,就理论结合实际提出“叛逆是孩子在青春期的必经之路”所谓青春期叛逆,可以理解为孩子坚定自我主张,不听从大人“管教”有时甚至会为追求个性而片面、盲目地做出选择。王老师认为青春期是孩子为自己争取自主权利和空间的人生阶段,父母、摆脱父母的控制是成长的正常需要。孩子这种天性或是人类基因决定,到了青春期,这种“叛逆”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要。
家长盲目干预 会付出巨大代价
父母如果不理解孩子的叛逆会出现什么后果呢?王老师认为,已有多个惨痛的案例告诉我们,父母如果盲目地干扰孩子的青春期,将付出巨大代价。父母如果不给孩子足够的成长和自主空间,而是过度控制,往往造成孩子轻则焦虑,重则抑郁,甚至自甘堕落或自我毁灭。如果父母一直和孩子纠缠,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节奏,他的青春期可能不会顺利地度过。
掌握科学方法避免“硬碰硬”
不少家长或许会问,那么到底该如何是好?王老师分析道,其中青春期也是检验“家庭教育”的试金石。不少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源是家庭或者父母的问题,比如父母长期对孩子情绪感受的忽视等。如果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伤害,一是父母要及时改变自己的反应模式和行为模式,二是要向孩子道歉,给孩子疗伤。父母应该及时改变角色,放下身段,从父母做主成让孩子做主,父母做好顾问和帮助者的角色就可以了。
“乖孩子”不一定是教育的成功
与青春期叛逆不同,孩子老实听话,不见得是教育的成功,王老师分析认为,青春期没有叛逆的乖孩子可能伤得更重,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拿是否叛逆来当做教育成败的衡量标准。既然上天在青春期赋予了孩子力量和勇气,就应让孩子去探索、去冒险、去父母。当青春期出现叛逆,父母要理解孩子,知道这是他人生必经的旅途,并加以积极和科学的引导。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上级部署,该项目作为深圳市“推进教育优质发展”四件重要举措之一,市教育局将协同各方力量给予重点建设和保障,以实际行动加强全市中小学的“家庭教育”指导,进一步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推动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精彩内容,
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什么启发呢?
如果你还意犹未尽,
记得每月最后一个周五
锁定深圳教育一起来看直播吧!
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END
审核:杨瑾 金洪竹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孩子
《孩子》讲述的是20岁的布鲁诺和18岁的索尼亚,靠索尼亚的津贴和布鲁诺手下的小偷们生活。索尼亚刚刚生下了两人的孩子吉米,而布鲁诺过惯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只关心钱的日子,他该如何做一个父亲呢?这个新生儿的到来比预料的情况要复杂,布鲁诺很难接受父亲这一新的身份。电影《孩子》再度摘取了金棕榈大奖。
2021深圳家庭教育大讲坛第十三期主题青春期—没有叛逆就没有成长。主讲人:王占郡(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本次活动在深圳广播电视集团大厦进行,同步线上直播和电视直...
一、活动时间2021年2月26日(星期五)二、主题与形式一主题:青春期—没有叛逆就没有成长。二主讲人:王占郡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三本次活动在深圳广播电视集团大厦...
回顾,家庭教育大讲坛第十四期节目中,这和家长的焦虑情绪是分不开的
您知道怎么更科学地养孩子吗?买了很多家庭教育的书,有没有一本营养学的书籍?您知道孩子睡眠的重要性吗?是否会在睡前营造睡眠氛围,让孩子睡得更好?您知道如何保护孩子的免疫吗?不能让孩子太累,太累会损害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