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经各学校申报,区、县(市)教育局(教卫局、社发局)推荐,专家评审,杭州市第五批国际化示范校和第五批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评审结果出炉,上城7所学校上榜,一起来看看。
杭州市胜利小学
杭州市胜利小学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工作和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的创建和培育工作。学校将教育国际化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在校园建设、环境布置、学校网站等方面融入国际化元素,积极构建双语环境。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以午间“英语角”为中心,360度丰富学校英语“活动课程”以全科浸润式的节气课程,架起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彩虹桥;借助全球经典绘本,提升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开展跨文化社团活动课程,丰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国际理解教育大环境;打造精彩多样的的异域游学课程,丰富学生跨文化经历;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对各国文化的理解;渗透小海燕国际礼仪常规,培养有礼有节的国际化“胜利小海燕”
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
近年来,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坚持开放办学,围绕“文化立校,和美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尊重”和“和谐”为目标深入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品牌建设工作,从“尊重差异”“和美优礼”“弘扬传统”“放眼世界”四大版块积极开展课程、基地建设和师生海外研训研学活动,丰富国际理解教育内涵,促进学校国际化特色发展。
学校结合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卫星班“和美+”的实践探索,教育学生要有一颗包容的“和美心”学会尊重,成长自身。学校秉承“传统文化强基,汉字翰墨静心,核心价值导行”的思路,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学活动有机融合,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传统文化所带给他们的精神价值。学校着眼于国际理解教育,“和美三礼课程”培育具有和美优礼内涵的金都学子,让他们具备国际品质。学校积极推进海外研修活动,组织公派出修、海外研学、结对海外和支教工作等;积极开展“文化之旅”主题活动。
杭州市凤凰小学
杭州市凤凰小学创建于2017年8月,学校创立之初便重视教育国际化工作,成立国际理解课题项目组,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并强化国际交流与国际研学工作。从校际交流合作到国际化特色研学,针对学生需求与发展,制定丰富的活动方案,提升学生国际化水平和能力。
学校注重国际化校园文化环境的打造,旨在加强学生学习多语言的氛围,营造多语言环境,增长见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学校注重突出教育国际化的特色亮点,尤其是提升国际化育人能力,成为学生的“人师”办国际水准学校,构建教育的新生态,一直是学校的目标。构筑三个维度的校园新生活,建立指向国际化教育成长评价,共育“正行、好学、乐玩、善交”的理想学子,成就金凤凰高贵气质。
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
作为第二批“杭州市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学校,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基于国际视野,积极建设和实施育骏课程,组建英语类社团,开展合唱、戏剧等社团活动,自主国际化校本课程《真善美的小骏马》《全球节日大观》《悦读》等,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学校积极扩大交流领域,以德育品牌项目西湖小记者为载体,开展海外研学活动,与友好学校定期互访。选派多名骨干教师赴美国、加拿大、希腊等参加海外研修,研究借鉴国外教育的成功经验,选派优秀教师援建迪拜中国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国际活动和赛事,积极宣传推广2022亚运会,在国际课堂上学习,在国际舞台上成长。创建杭州市教育国际化示范校推动了学校高品质发展,让学校收获了荣誉、美誉 ,更收获了经验和育人品牌。
杭州市杭州中学
融以养正,会通世界,集世界精粹文化之力,筑杭中美好教育之梦。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杭州中学主动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形成对外交流合作工作的长效机制。
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出国交流学习,包括选派校长、教师参加海外培训研修、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研学等。学校保持与海外学校的常态化交流,接待海外兄弟学校、课程专家等参观访问。学校不断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将“思维课堂”“深度学习”“差异化教学”等理论概念实践于外语教学课程中。学校整合多方资源,通过现有学科渗透、校本课程、学生社团培育等形式,初步建立了具有杭中特色的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其中包括STEM课程中心建设、拓展社团建设和课题研究等。
杭州市时代小学
亚运会知识普及读本
杭州市时代小学是杭州市首批教育国际化示范校创建校,在2017年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千校结好特色学校”学校分别在2013 年、2015年、2016年先后与立台中教育大学附设实验国民小学、香港优才书院、英国里丁圣彼得小学和斯里兰卡友好学校结成姊妹学校,并开展了学校互访和课程双向交流等活动。借助杭州召开 G20 会议契机,自主研发国际理解教材《G20 小学生读本》 受到各级领导和广生好评。
杭州市紫阳小学
基于传统文化的国际理解教育新课堂探索与实践
面对学生健康个性成长需求,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不断挖掘新的教育资源特色,通过建设学校“特色鲜明、自由活泼”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跨学科整合,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活动等途径,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意识的书香学子。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学校
学校(英语:School)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职工是教师、教工、辅导员,名称起源于民国,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分为四种: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学校是教师职业的活动场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环境。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20—2022年中原名师培育对象拟入选名单的公示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厅直属中小学幼儿园:根据《关于 2020—2022 年中原名师培育对象 (幼儿园)遴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