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或将不能毕业
第一个是关于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可能大家对这个分流淘汰有些陌生,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把他理解成淘汰即可,毕竟优胜劣汰嘛。这也就意味着可能将有越来越多的在读研究生不能毕业。不仅考研比较困难,现在,读研也不简单,已经有很多人因为论文问题不能成功毕业。
2018年,江苏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延期7256人,分流淘汰682人。
2019年,江苏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延期8266人,分流淘汰758人。
说了你可能不信,这两年清退的人数已经快接近万人了!清华大学也曾出台过细致的“分流机制”“硕士分流”的规定又将会引发以下三种趋势或现象
对于导师来说,会在选择研究生时会更谨慎地判断学生的科研能力。如果选择了各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延期毕业的虽是学生,但拖延导致科研任务无法顺利进行的话,会让老师“蒙羞”毕竟导师也是要面子的,虽然目前分流淘汰对导师的影响不大,但在私下交流中,对导师还是有影响。或许在将来,就会推出相关政策,对于研究生分流淘汰较多的导师,会剥夺其导师资格。
与以前不同的是,今后将采用严进严出的模式,编撰、拼凑,甚至内容缺乏营养的论文,更难通过盲审和答辩。还记得那篇学术论文吗?在论述过程中列举了导师夫妇的事例,进而阐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优美感”这篇文章已经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原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今已不同往日,愿各位且行且珍惜。
一大批进取心、自控力不是很强的学生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进取心势必会有所增强吧!也是一个不错的督学办法!面对“严出”不努力,还有明天吗?
怎么做才能防止“被分流”呢?未来的研究生们,赶紧学起来
① 还在备考中的同学,在准备考试的同时做好心理准备,想清楚学业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自然会用努力规避“分流”
② 已经是在读的研究生们,有自己未来规划,知道现在要做什么,将来会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治学,少睡懒觉!谁都不会一直着你,只有严以律己,方能破茧成蝶!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研究生
研究生可分为:“统招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前者是可以拿到双证(可获得学历和学位),后者只有学位而没有学历,统招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一般需要考外语、政治、综合科目(根据报考专业不同而不同)和专业课。而考博士不需要考政治。研究生作为大专和本科以后的深造课程,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不到30%的今天,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很多难题的产生。在中国大陆地区,普通民众一般也将硕士毕业生称为“研究生”,将博士毕业生称为“博士”,所以,按照俗称,则变成了“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的阶梯。
所谓分流,其实就是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对研究生进行考核、筛选、分流和淘汰。分流一般在博士的中期考核后进行。有学者指出,从实践来看,分流一般有三种结果:直接退出;向较高一级分流培养(比如硕转博)向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