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各大高校的发展,很多优质的大学不断涌现,甚至有些“双非”高校,在某些学科方面也是高于985、211大学的。为了让中国各大高校认清自身的科研能力,我国一些评定机构,会对这些大学进行科研能力评估,但是因为评估的权重以及指标不同,最终得出来的排名结果也都不一样。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看一看,中国大学科研实力排行榜。
本次科研实力排行榜,位于第一名的肯定是清华大学了,该校的论文总数达到了77个,是唯一一个超过50个论文总数的大学,比位于第2名的北京大学多出33篇,可谓是实至名归。而排在第3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4位的浙江大学,以及排在第5位的复旦大学,这3所大学的论文总数均相差1篇,实力不相上下,但是浙江大学的Cell数量是与北京大学一样的,都是5,是除了清华大学以外,数量最多的。
不得不说,上海交通大学排在第6位是比较可惜的,但是相对来讲科研实力也是比较不错的,而上海科技大学在本次中国大学科研实力排行榜中,也是非常抢眼的,它与中山大学并为第7名,都是13篇论文数量。华中科技大学以10篇论文总数排在了第9位,西安交通大学以8篇论文总数排在了第10位。
本次科研实力排行榜,南京大学未能挤进前10名,它与厦门大学以及南开大学都位于第11名,均是6篇论文总数。不得不说,厦门大学的表现也是非常不错的,值得福建人民骄傲。但可能有些人没有听过同济大学这个校名,甚至都不知道这所大学是以什么学科为主的。其实同济大学所设有的土木工程专业,在国内外非常有名,而且还是一个“双一流”大学,在本次科研实力排行榜当中,它与武汉大学一样,都是5篇论文总数,位于14名。
其他高校就不一一列举了,看到这里应该会有人好奇,怎么没有中国科学院大学呢?它不是研究型大学吗?事实上,中国科学院大学没有参与本次排名,所以没在榜单中出现,不然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科研实力,也是能够排在前5名的。
相信看到这些大学的科研实力排名,很多学生都有想努力学习,准备考研的冲动,包括小编自己,如果能时光倒回的话,也想参加考研,选择一个实力不错的学校了,现如今2021年的考研时间安排已经出来了,接下来小编要跟考研党们说一些考研需要做哪些准备?
考研需要做哪些准备?
1. 确定学校和专业
大学生在准备参加考研的时候,要与学校进行,从而确定具体的专业以及学校。在得到考试信息之后,要是确定了要参加考研,知道了想要报考的学校以及专业范围以后,要跟自己所就读的学校,获得最新招生信息,再确定报考专业及学校。
2. 查找复习资料
在考研之前,自己的专业课也要充分准备,因为考试的时候也会考到专业课的,之后再查找一些关于考研的资料,或者像本校已经考研通过的学哥学姐,或者老师找寻相关的考研资料,对学生考研是非常有帮助的。
3. 报名时间以及考试时间
前不久已经确定了考研报名时间,正式报名时间为10月10日到10月31日,初试时间在2020年12月末开始考试,每科考试时间基本都是在3个小时,要是有考试超过3个小时的科目就会在第3天开始考试。
总而言之,能够以科研实力排在前10名的高校,肯定其他方面也是非常强的,准备考研的学生看到这篇文章应该对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已经有的固定方面,要是想要做进一步的学术研究的话,那么科研实力强的大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科研
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
实力
实力指实在的力量。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是指一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通俗的说硬实力是指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对个人来说学历、职务、收入等为“硬实力”。个人的“软实力”,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精神面貌、性格气质和文化修养的综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