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是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对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是完整的,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但是,如何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呢?开头很关键!下面这些方法可以试着用一下!
烘托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因此,常见的烘托方式有环境烘托与人物烘托,巧妙运用这两种方式,会使人物活龙活现,跃然纸上。写人时,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巧借环境烘托,勾勒人物神韵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其中,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风民俗等。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是很丰富的:
可以作为交代人物的身份、生活时代的要素,或者是交代人物特定的活动场所。
可以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条件。
可以在作品中营造气氛,为后文的内容做铺垫或埋伏笔。
还可以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等等。
尤其是通过环境烘托的手法来烘托人物的内在心理活动,这是写作时很常用的手法。因为人物的内心活动,是透过外在的具体形式来表现、感知和捕捉的,如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都可以反映内心活动,而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细腻、复杂、不可言说的内心活动,是一种更具象、更诗意、更耐人回味的手法。
2. 妙用人物烘托,展现人物风采
写人时,我们会用次要人物来陪衬、烘托主要人物,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这种方式就是人物烘托,也叫“以人烘托人”
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写人之时,我们可将人物置身具体事件中,对不同人物之间或同一人物前后的态度、表情、神态、语言、动作等进行细致描绘,成功地运用对比手法,可以凸显人物个性,突出人物形象。运用对比,可分以下两种情况:
1. 对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或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
2. 对不同人物之间各自的表现进行对比。
不会观察?不知道如何下笔?
博文大语文的快乐课堂上,我们不讲技巧,没有死记硬背,但会让你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观察,在你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写作。更重要的是,轻松快乐的课堂会让你不再害怕写作文,爱上写作文。待到春暖花开,一起来习作吧!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人物
林青,女,影视演员。代表作品有《格格要出嫁》、《虎胆雄心》《风流才子纪晓岚》、《现场铁证》等。
烘托
烘托:1、指陪衬,使明显突出;中国画技法名;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2、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事物鲜明突出。 3、写作方法:烘托景等事物来突出某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