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班就接到表妹的电话,说是好容易从学校请假了,让我陪着她逛街去。作为一名资深班主任,表妹十年来兢兢业业做着教师工作,只不过随着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表妹遇上的难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很多都与家长有关,尤其在接送孩子方面。
“放学明明是一件开心的事,但遇上有些家长,我就开心不起来了。”
原来,对表妹来说,很多家长接孩子的方式都让人反感,尤其以下几种,遇上一次,表妹的心情郁结一次。昨天更是因为接送孩子跟家长吵了起来,所以今天才请假,以免情绪不佳殃及到孩子们。都说爱屋及乌,反之亦然,老师也有个人情绪。
那么,接下来我就来给各位家长提个醒,注意避开以下几种接送方式,以免拖累娃。
拖延接孩子的时间
“四点半放学,六点半还没见到家长人影,已经不是一次了!”
表妹开口很气愤,点名班上XX家长的接送问题,表示老师也能理解对方家长加班,但说一千道一万,加班始终是家长的个人问题,一次两次尚可,多了就等于占用老师的休息时间,加班还有加班费呢,接孩子晚了却只有一句“谢谢”就完了。
以表妹为例,昨天是她和老公结婚三周年纪念日,原本想打扮得美美的去烛光晚餐,结果七点还在地铁上,更没时间化妆打扮,最后纪念日被搞得一塌糊涂。
以旁观者角度来说,结婚纪念日尚且耽误得起,若是遇上其他重要的事,对老师来说就太为难了。何况一个班上几十个学生,个个家长都这样,老师干脆住在学校好了,不然再多时间都不够用了。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拖延接孩子的时间,不然很容易让老师反感。
一窝蜂式接孩子
“最怕的就是一窝蜂挤门口,孩子又丢不了,干嘛非要抢第一?”
表妹最怕的就是放学时一窝蜂式接孩子,作为班主任,她有负责每个孩子安全的义务,但若家长一窝蜂挤门口,她就很容易顾此失彼,若是哪个孩子叫不到,表妹当场就能一身冷汗,生怕孩子走丢了。
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接孩子的时候注意先后顺序,不要把门口围得水泄不通,万一发生了踩踏事件,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作为老师,表妹理解各位家长思念孩子的心情,时时刻刻想确认孩子是否安好。但在放学前半小时,还请大家不要老师,因为老师跟你们一样在准备放学事宜,这时候打电话只会让老师更忙乱。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家长
家长一般指父母,对孩子有教育的义务。旧称一家之主,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一般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自然人)。一般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孩子的长辈。其并非法律术语,但与法律上的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的范畴比较近似,属于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班主任,我只教学生8个方法,将班上一半以上的学生送进了清华北大
作为一名资深的班主任,多年的高中教学接触过很多学生和家长,很多在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能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制定最合理的学习计划,最后高考肯定能够拿到优异的成绩。三年的学习只有适合...
尤其是这几种放学接娃的方式,不仅让老师觉得反感,最主要的是经常晚接送孩子
家有小朋友上幼儿园的家庭,父母肯定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在家里说什么孩子都爱搭不理的,可是老师随口说的一句话,孩子就牢牢记在心里,而且会言听计从的样子。其实,对于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听老师的教导是一件好事儿...
以下这五种中国式礼貌对孩子来说影响颇深,建议家长及时改善,以免耽误娃成长
文/泡沫妈妈谈育儿我国自古以礼仪而闻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常教导孩子要懂得礼貌,但有时候过于懂礼貌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所有的懂礼貌的行为都是家长教导的,但家长从来没有问过:这是不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