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真正成为获取知识的工具,而不只是知识本身。
我们学习英语,首先要清楚这样一个定位:英语作为一个语言工具,固然有其优美之处,但是我们之所以学习英语,根本上是因为我们要打破自己为地域、种族和语言所形成的地理壁垒、生理壁垒、心理壁垒以及随之而来的心智的壁垒,为自己呈现更广阔的世界和更丰富的知识。
沉浸式的习得法是儿童学习外语的最佳路线—路径最短、最有效、成果最好、过程最轻松无痛。
沉浸式的习得,主要靠家庭,同时也要去培训班完成“学得”的任务。
幼儿阶段,习得占英语学习的时间要占80%以上。到小学高年级,则各占50%。
到孩子7岁的时候,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报班学一套教材,开始正式学习语法、精读、拼写、写作等,并开展泛读。
现在问题就来了,没有经历过这样一个“自然习得“过程的大孩子要怎么办呢?
这里说的大孩子,是指8岁左右零起点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最为焦虑。普遍有“起步晚了”“对材料不感兴趣”“中文强势”等问题。
首先,这个阶段的家长,必须接受以下几个事实。
1、从语音上讲,因为孩子已经过了7岁,成功习得不带口音的外语的比例大幅下降,只有那些模仿力极强的孩子,才能在语音语调方面达到近似母语者。
2、在学习材料上,会有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不匹配的问题,有些孩子会嫌入门书籍、动画内容幼稚。适龄材料比较难找。
3、因为中文强势,中文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有些孩子会对学内容幼稚的英语失去兴趣,劲头不大。
但是,年龄问题是辩证的,家长也需了解大孩子学外语的优势:
1、大孩子“学得”能力比小孩强,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比小孩强,更适合课堂学习。可以通过学教材、做练习等传统学习方式,迅速入门。
2、大孩子因为有了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对枯燥的东西有一定的忍受力。不像小孩,只能用他感兴趣的东西吸引他。正因为如此,有的家长说,有的8岁的孩子也能忍受3岁小孩的材料,可以看得进去,从头开始。只不过,这些幼稚的材料要快点过,争取快速进阶,不能在一个低水平上停留太久。
3、大孩子学外语,可以借助于母语加快理解过程。比如,同样是看动画片,大孩子看就可以开着中文字幕看第一遍,达到理解的目的。关上字幕再看一遍,因为已经理解了剧情,这时的看就是可理解性输入了。
其次,家长要有时间的概念。
小童启蒙的家庭已经在英语上投入了很多时间。如果这些时间都是高效的输入,那么,你的孩子就比人家少输入了那么多时间。要想追上,只能把这些时间补上,就这么简单。
大童的优势是入门快,可以靠短期高频的大的时间投入,迅速入门。我常讲的一个实例是:一个8岁女孩,家长用一天4小时的时间投入,从零起点起,一年后达到读高级章节书(Redwall)的程度。
反之,如果入门晚了,又不能有大的时间投入,那么,同等时间投入下,追是追不上了。
大孩子启蒙的策略是:多管齐下。
多管齐下意味着在材料选择上,可以多种多样的材料同时进行:
学教材
看动画
分级读物
听音频
那个一天学4小时的女孩,就是在这4种材料中各投入1小时。
接下来,推荐一些适合大孩子学习的资源。
第一条,就是可以学教材。小童则不应该学教材,应该习得。
教材是语言的归纳总结,是高效学习语言的方式之一。 我认为,大童启蒙,应该借助教材达到快速入门。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快。
有的教材进度很慢,不是因为学生接受不了快的进度,而是因为“课时少”“一周才一次课频度少”“老师认为一堂课教10个单词太多”等等“客观原因”我认为中国学生如果追求有效率有效果,应该学进度快的教材。
第二条,就是看动画。
我认为看动画片也是大孩子很好的启蒙方式之一,因为动画片对于听力的输入量很大,而且因为情境众多,很容易把“音”和“意”进行对应,实现自学。
但是我不同意把动画片作为唯一的启蒙方式,更不同意学习和背诵动画片的剧本。
这是因为:
1、动画片们不是为学习语言而编的,它们的目的是为了娱乐。这就意味着,它们的剧本是不具有外语学习性的。学习性是指循序渐进、循环复现、由浅入深、由词到句、语法成体系等等特点。
2、大孩子固然有“学得”的本领,但需把这种本领用在“刀刃”上,学习教材这种更好的材料。动画片最好用来习得。
3、大孩子固然有忍受枯燥的本领,但“背诵”这种中国式学习负面影响太大,不可取。看动画片本来是轻松愉快的,搞成艰苦的学习就背离了这种材料的本身特点。
4、大孩子可以进入读写,光弄动画片只是练了听说,离“启蒙”还远。
对于这个年龄段,我建议的看动画方式是:
1、先开着汉语字幕看一遍,理解剧情。
3、隔一段时间后(如一两天后)再看第三遍。
4、就看下一集。不多重复。
5、因为是零起点,只能从很幼稚的3-4岁儿童的动画片看起。但和小童不同的是,大童要追求进度,不要在一部动画上耽误太多时间。要快速进阶,进入下一集、下一部。如果孩子不喜欢某部动画,那就换一部,没有什么必须学习的东西。
6、因为动画片不是唯一的输入方式,所以不必拿出“把一部片子吃透”的架势深入学习。要追求的是“上量”“大输入”“听力词汇”“听力理解”
第三条:分级读物。
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在入门阶段,分级读物有“拼读类分级读物(Decodable readers)”和“非拼读”分级读物两类。
这种分级读物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有一个大问题:中国零起点学生没有听力词汇储备。人家母语孩子大脑里已有词汇的“音”和“意”的储备,只要通过“解码”念出单词读音,就能够理解意思,而我们的孩子不行。
基于此,我认为零起点的孩子不要急于学自然拼读,也不要急于练习跟读、朗读,先把重点放在积累听力词汇上。
即:先不要拿拼读读物下手练拼读,先拿“非拼读类”读物,尤其是故事类读物(fiction)做听力理解。
选取故事性强的分级读物听录音,看书。当故事听,只是听。
当听力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后(听了几个月或半年了)再开始学自然拼读。
对于学自然拼读,我有如下建议:
1、我反对跳过“听力积累”阶段,直接学自然拼读的做法。我认为这样学了也没什么用。
对于如何综合运用分级读物,我的建议:
4、分级读物不是教材,不用精学。把它们归为泛读。
1、关于自然拼读与拼音的混淆问题。
是会混那么一段时间。主要就是后学的那个,老爱跟先学的那个走,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纠正。比如,我儿子先学的自然拼读,后学的拼音,拼音需要强化一下,多练练,大约几个月的时间就熟练了,不会混了。
2、自然拼读从开始接触到学会的周期大约是多久?
这取决于孩子的年龄。
对于采用母语法的孩子来说,在5-6岁学自然拼读,大约要用一年的时间来练习和巩固。
对于大童来说,比如6-8岁的孩子,因为已学过拼音,通过一两个月的暑期“短训班”就能学完自然拼读。关键在学完要练。拿为练习自然拼读专门编写的读物(phonics reader)朗读,再练上几个月是必要的。
中国人学自然拼读有自己独有的优势,因为汉语里所有的字都是辅音和元音拼在一起,中国学生对音节的掌握可以说是无师自通。如果还学过汉语拼音,那就更简单了。外国儿童那种学3年的方式不宜移植到中国。
此外,中国学生学自然拼读,通常比母语学生学的规则少,自然拼读共有185个规则,中国学生通常只学80个左右,学太复杂了没必要,学生也记不住。
3、对于五线城市,绝大多数孩子在八岁之前都是零基础,包括听说读写方面!所以自然拼读对于这部分孩子来说是不是更需要孩子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后再去学习?而不是只对听说有要求,孩子对单词的认读应该也有一定的要求吧?
这取决于您家的目标。
目标高,要留学,8岁虽然晚了一些,也可以奋起直追,用半年的时间大量听,再学自然拼读。如果没有留学目标,只想课内取得好成绩,不学也可以。
4、学习自然拼读后如何巩固这个技能,并达到最好利用率?
大量读phonics reader, 这种读物的特点是decodable可解码, 都是规则的、可以拼读的单词,专门为练自然拼读而编写。读分级读物,如果用原版,拼读读物通常是分级读物的前几级。
5、自然拼读和国际音标对孩子的衔接是有先后还是可以并列?
并列是容易糊涂的,因为它们正好是反着的。如果都学,最好隔几年。另外,从适应年龄段来说,自然拼读一般小学一年级学,也就是6岁左右学。音标通常得10岁以后学。
6、孩子接触自然拼读的最佳年龄是多大?在孩子学习自然拼读前,父母应该做那些准备工作,让孩子对自然拼读更感兴趣,持续学习?
我推荐6岁,学前进行听力积累,感兴趣的问题父母能做的有限。由于自然拼读的教学和各种产品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而国外的低龄教学都十分强调兴趣,所以通常来说,自然拼读的教学是很有趣味性的。
实际上说音标教学枯燥,很大原因是音标的学习者是青少年和,所以更加注重严谨性、学术性。其实音标符号就四十几个,要比自然拼读简单。
7、现在市面上自然拼读教材多样,该如何选购?
有英美原版的和大陆编的,还有为英国出版社为非母语学习者编的。原版的如Hooked on Phonics比较大而全,但讲得太多、进度太慢不太适合中国学生。我们外研社编的瑞格叔叔以及拼读乐园的我觉得都行,牛津的Lets Go Phonics也行。其实自然拼读就是一些规则,就像拼音一样,用什么材料学其实不重要,关键要练会、要掌握。
练是最重要的。
所以说,你如果不集中学自然拼读,跟着一套综合教材学,最后实际上也学了语音方面的基础知识,不会落下很多,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家长不用太焦虑。
8、自然拼读之前是否需要学习26个字母?
是要先学字母。学自然拼读的第一步是学字母音,通常是/a//a/a, /b//b/b, /k/ /k/c的形式。所以顺带就把字母名也学了。通常如果老师了解到你是零起点,是会先教字母的。
9、父母不会英语如何引导孩子学习自然拼读。
送班里学,即使父母英语很好我也不推荐父母教,因为是专业性的知识,很少有父母能比老师讲得好的。父母不教,但陪读。
10、自然拼读的练习资料及方式,有没有好的书籍可以推荐?
分级读物举例:
教辅类:Step into reading。
引进版:机灵狗。
11、如何学习自然拼读?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拼读
sounmoreto
孩子
《孩子》讲述的是20岁的布鲁诺和18岁的索尼亚,靠索尼亚的津贴和布鲁诺手下的小偷们生活。索尼亚刚刚生下了两人的孩子吉米,而布鲁诺过惯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只关心钱的日子,他该如何做一个父亲呢?这个新生儿的到来比预料的情况要复杂,布鲁诺很难接受父亲这一新的身份。电影《孩子》再度摘取了金棕榈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