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生活中,不满意“眼前的苟且”想去追寻“诗与远方”的人很多。
可真正有勇气丢掉学业、工作踏上旅途的,却是极少数。
不过,最近有一对父子当真这样去做了。
徐先生的儿子今年14岁,正在上初中的他平日里厌学严重,成绩非常不理想。
面对叛逆的儿子,徐先生并没有像许多家长一样,采用严厉的手段管教孩子,而是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教育方式。
20多天前,他辞掉了自己的工作,父子二人驾驶着一辆拖挂式房车从辽宁丹东出发,途经山海关、济南、开封、洛阳、西安…
开始了环游中国的旅程。
这位父亲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多与孩子近距离接触,也希望孩子能在旅行的过程中,好好思考一下人生的价值。
这件事经媒体报道后,不少人深表赞同,认为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方法真的很重要。
但同时,批评的声音也不少,不少网友表示:
有钱才能这么浪啊,试问中国有多少父母能做到?
房贷车贷不用还了?
老实说,网友的质疑很现实。
然而,越是这样,就越让人感到佩服。
每个成为父亲的人,都能深刻体会到:人到中年,在社会上打拼,已经很是艰难了。
选择辞职后,未来能否顺利返场真的难说,毕竟年龄在职场上是硬伤!
这位父亲却甘心冒这样的风险,说明儿子是让他觉得最重要的那个人,为了儿子,他什么都可以放弃。
就像有网友说的那样:父母能这样舍下一切陪孩子,已经不只是钱的事了。
这让我想起之前毛坦厂中学那个一个人照顾5个孩子的陪读父亲。
和徐先生差不多,刘先生也是由于孩子上了高一成绩一直下滑,他决定关掉经营的生意,从老家阜阳到毛坦厂镇陪读。
成为一个专职陪读父亲后,刘先生一个人要照顾连同亲戚家孩子在内的5个孩子的生活。
每天早晨5点多,他便起床给孩子们做早饭。
陪读的生活很忙碌,孩子们去上学后,他便开始做家务,准备午饭。
刘先生每天精心搭配菜肴,做到餐餐不重样,为孩子倒水、整理衣物这些琐碎小事,也都考虑得面面俱到。
他甚至在闲暇时间报名了家政服务班,被人称是“毛坦厂第一男月嫂”
尽管陪读让他一年至少损失20万元,但是看到孩子的进步,他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不得不说,这些孩子都是幸运的。
无关于他们的家庭条件好坏,也无关于能否自驾房车旅游,而是因为,他们有一个能够用心参与自己成长、愿意陪伴自己度过青春期艰难时刻的家长。
在采访中,徐先生曾告诉记者:自己来自普通家庭,并不是有钱任性。出游一个月,父子俩的开销也就七八千元。
徐先生说,因为这几年忙着工作,孩子在学习上没人管,我不想他误入歧途。
现在他宁愿一两年不工作,也要让孩子走上正道。
小时候写作文,形容父爱,都是父爱如山,威严、沉默、内敛,却有距离。
现实也的确如此,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父亲要忙事业、忙着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至于陪伴孩子,那是排在工作之后的事。
父亲们很少能陪伴在孩子身边,也会忽略孩子需要父亲的陪伴。
但在家庭教育中,不管妈妈有多独立和坚强,都无法取代父亲的角色。
尤其是对于男孩来说,父亲远不只是赚钱养家的那个人,还是成长路上的“灯塔”
于父母来说,生活不易,但不管多么不易,父母始终是那个给孩子托底的人。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多一点点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
本期互动: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孩子
《孩子》讲述的是20岁的布鲁诺和18岁的索尼亚,靠索尼亚的津贴和布鲁诺手下的小偷们生活。索尼亚刚刚生下了两人的孩子吉米,而布鲁诺过惯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只关心钱的日子,他该如何做一个父亲呢?这个新生儿的到来比预料的情况要复杂,布鲁诺很难接受父亲这一新的身份。电影《孩子》再度摘取了金棕榈大奖。